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理财 > 八十年代外汇券兑换,1979年外汇兑换券

八十年代外汇券兑换,1979年外汇兑换券

发布时间:2024-03-29

本文通过问答的形式,详细地为你展现八十年代外汇券兑换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你一个比较好的参考。

外汇券使用方法

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简称外汇券,由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于1980年4月1日发行,1995年1月1日止使用,那顷戚冲么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介绍一下吧。

外汇券的主要使用方法主要在于收藏,其收藏价值主要在于:

1、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非凡历史时期的记录和见证,是珍贵的一段历史的反映。

2、外汇券纸质优良,印制精美,“中国银行”潇洒秀美的几个字又出自书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图案表现的都是祖国的美丽河山。

外汇券与第一、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品种较少,价格较低,很适合中小钱币收藏者投资参与,再加上它的图案均以我国名胜古迹为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每种外汇券的价格都大幅度上升,少则增值五六倍,多则增值几十倍。非凡是低面值的壹角、贰角、伍角和壹元券,由于市场价比较低,上涨空间大,具有极大的增值潜力,是外汇券中的强势品种。

外汇券收藏市场趋势

从整体发行量来比较

第三版人民币从1962年4月开始发行,至2000年7月停止使用,历时三十八年,大约发行了7231个冠号;其中二个罗马数字的冠号***后面是八位 *** 数字,最大发行量是一亿张***,有400个,其中补号15个,***因补号发行量难以统计,本文就将补号的所有发行量减除***,二罗马的最大发行量是385亿张;三个罗马数字的冠号***后面是七位 *** 数字,最大发行量是一千万张***,有6831个,其中补号54个,三罗马的最大发行量是677亿张;第三版人民币的发行量大约是1062亿张。而外汇券总共有324个冠号,79版共有318个冠号,补号11个,因79版所有冠字后面都是六位 *** 数字,其最大发行量只有3.1亿;88版共有6个冠号,其中补号2个,最大发行量只有4亿;外汇券的发行量大约是7亿左右。外汇券与第三版人民币的对比是7:1000;这个0.7 %,如果是一百几十万,差距也就不算太大,但到了过亿的量,差距也就有天壤之别了。

从流通损耗率和回收率比较

第三版人民币从发行到停用,使用了38年,因其在全国范围使用,破烂损耗肯定较大,保守估计在30%左右,即残钞有320亿张;但其停用后的回收率,可能比一、二版人民币要低许多了。

究其因由有二个,第一,当第三版人民币停用时,全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巳大大提高,很多人都无意中增强了收藏意识,许多来不及使用的,都放在家里储存起来,留作纪念;第二,在三版人民币停用前的1996年左右,专门经营邮票、钱币的收藏市场,己在各地逐渐兴起,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四地,是邮票、钱币最大集散地,经过一番的宣传、鼓动、炒作,收藏热迅速升温,赚钱效应急速传播,差仔铅点就形成了全民炒邮的局势。

邮票价格的暴涨,也带动了钱币收藏热的升温,就拿第三版人民币来说,贰元车工升上一百五十多元,五元炼钢上到八、九十元,其他币种也有十到二十倍的升幅。

虽然价格有起有落,但总比国家按面值回收要高许多,所以,第三版人民币有相当大的数量,直接流入收藏领域,回收率相对就减少了,估计回收率在90%左右,减去残钞数量,大约回收了660亿张。

那么,第三版人民币的存世量雀歼应有80亿左右。 再看外汇券方面,外汇券在公布停止流通前,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已得到极大的改善,外汇政策已经相当宽松,中国银行也提前对外汇券的回收做准备,基本是只收不兑***找零除外***。

因为外汇券在使用上,可以享受到许多优惠的待遇,在一定的非正式范围内,曾以1:1.3兑换人民币,所以,当大家得知外汇券即将停止流通,都尽量把手上的外汇券使用出去,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外汇券的高回收率。 外汇券的回收率与第一版人民币的回收率差不多,大约在96—98%之间,即回收了6.7亿张左右,减去部分残钞,外汇券的存世总量也就2——3千万张了;与存世量80亿张的第三版人民币相比,外汇券的珍罕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珍稀性***存世量***比较

外汇券存世量最少的当属79版50圆,只发行一千一百多万张,因其受伪造品的冲击,只使用十年,就只收不付,另发行88版50圆代替,当回收到一定数量后,即进行销毁。

经过六、七年的回收、销毁,其存世量应不足千分之五,大约在四、五万张左右,全新品已是少见***中国银行装配大约一万册,发给在本行工作十年左右的职员每人一册,作为纪念,里面的79版伍拾、壹佰圆的纸币,绝大多数都是经过流通的半新品***,30张连号的,已属难得;整刀的,当属珍品了。

这样的存世量,虽然不能与二版的大拾圆的珍稀程度相比较,但估计与53年版的叁圆和伍圆的存世量不相伯仲,与62年版的壹角背绿水印的存世量相去不远,肯定比60年版的壹角枣红要少得多。

我有一套79-88年的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卷 谁告诉我他的价值

外汇兑换券,简称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国银行发行的一种替代外币在中国境内流通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从1980年4月到1995年1月,经过15年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流通领域。近年来,由枣脊于外汇券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和美观雅致的图案设计等等,渐渐受到一凳世渗些收藏迷的喜爱。80年代始,中国银行先后发行了1979年和1988年版的两种外汇券返昌,共印制了7种面额,9个版别,外汇券正面图景均取材于我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则印有英文“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和中英文字“本券的元与人民币等值”。因时间还不久远,现交易的人不多,都还是收藏居多,给你一个参考价格79年的一套是3000-4000千,88年的价格2000-3000千,是人民币哈。

中国银行在哪年发行外汇兑换券

1980年4月1日 (农历二月十六)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外汇兑换券。

国务院规定,外汇兑换券是一种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凭证,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过入中国时,须将所持外币,在中国银行或指定的外汇代兑点,以当时的汇率,兑换成外汇券,并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使用兑换券可以购买一些用人民币买不到的紧缺商品。

外汇券面额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种面额,它的官方兑换价与黑市价向来有很大距离,依规定不准私自在民间兑换。

外汇券也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纸”。后来东西多了,人民币啥都能买到了,进友谊商店也不用看护照了,1995年1月1日外汇券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一些人开始收藏它。

拓展资料

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的一个新生事物。从理论上讲,它本身不是货币,其性质是一种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票证,完整称谓是“人民币外汇兑换券”,简称“外汇券”,前提是“人民币”,是人民币外汇兑换凭证,视同旅行支票或水单,是一种支付凭证。

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差异等原因,外汇券发行初期,内外各方面对此举措议论纷纷。拥护者认为:它是一种创新,方便出入境旅客,可防止套汇,有利于创汇,增加国家非贸易外汇收入,便于三资企业计算外汇留成。反对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外汇券是一种票券,一定范围内具有计价、流通等货币职能,但非正宗货币。主要体现为,它印有与人民币等值的面值,但不像人民币单独使用;与外汇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其功能却有实质不同,只能在我国境内流通使用,而外汇是国际间收支买卖、借贷、转移的结算手段,可以用作国际上各国资产、债务清偿、有价证券、凭证等;与外纳和和币区别显著,外汇券只限国内市场替代外币流通,而外币可在国际市场自由兑换,如: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又别于当年独特“票证时代”流通中的粮、油、棉、布、糖、洞盯烟、酒、煤票,可单独使用,具备货币功能。此外,虽然外汇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但这种有价证券与人民币等值,辅币与人民币混用,加之用它购买任何商品,包括当时凭票证供应的物资,都无需再提供票证,具有特殊的优厚条件。为此,在人们的理念中,外汇券具有替代货币的概念,在当棚岩时被外国客商认为是一种“特权”的货币。

1979年外汇兑换券

外汇兑换券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代用券。简称外汇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种货币。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来中国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日渐增多,专门为他们服务的宾馆、商店及其他服务部门也相应增加。由于中国实行统一的人民币市场,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为便于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常驻人员在这些场所购买物品和支付费用,中国银行从1980年4月起发行外汇兑换券。其面额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种,票面与人民币等铅族值,不准挂失。外汇兑换券的兑换手续是:凡国外旅客、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时,所携入的外币、外汇可一次向中国银行兑换成外汇券。出境时,如有剩余外汇券来不及兑回外币时,允许自由携出境外,以后来华时可再携入使用。1995年7月1日起,外汇券停止流通。

外汇兑换券,简称外汇券,是中国银行发行的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的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惟一法定货币,外汇券严格说只是一种票券,而不是一种货币,但它又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计价、流通等货币职能。

中国银行于1980年4月1日开始发行1979年版外汇兑换券,面额分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种,1990年4月1日又发行了1988年版50元、100元券,这样共计发行了7种面额、9种版别。外汇券发角为最小单位,角以下的小数使用人民币辅币。

外汇兑换券的票面特点是:正面上书“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中央是我国的风景名胜图景,四周饰以机刻花纹构成的封闭式四边框,两旁上部分别有机刻花球图案和阿拉伯数字面额,下部印有汉字面额与汉字、号码。1979年版各票券为2个汉语拼音冠字6位号码,1988年版各票券为2个冠字8位号码,并有“行长之章”印,下边框有“一九七九年”或“一九八八年”年别年号。50元、100元右方有国徽固定水印,10元至5角券有五角星、火炬混合满版水印,1角券为国旗五角星满版水印。背面印有英文“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和阿拉伯数字、英文数字面额,中间是中、英文的文字槐拦弊说明。1988年版100元券与1979年版100元券只是颜色不同,1988年版50元券与1979年版50元券除颜色不同之外,主景和花纹图案等均有变化。

199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关于外汇兑换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兑换的公告》,公告规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外汇兑换券停止在市场上流通。境内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来华的外国人衡谈、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境内居民均不得再用外汇兑换券标价、收付、结算”。“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1994年12月31日,外汇兑换券持有者可以到各银行指定的外汇兑换期截止到1995年1月1日以后只能到中国银行兑换;中国银行兑换期截止到1995年6月30日”。1996年5月13日,中国银行又发布了《关于延长外汇兑换券收兑期限的公告》,公告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银行将收兑外汇兑换券的日期延长到1996年6月30日”。“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外汇兑换券5持有者可到中国银行各机构停止办理兑换,从1996年7月1日起,中国银行各机构停止兑换外汇券,且今后不再延期”。至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达15年之久的外汇兑换券全部退出流通,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外汇券虽然是一种票券,而非正宗货币,但它又不同于粮票、布票、煤票、油票等票券,它印有与人民币等值的面值,可以不如人民币单独使用,属于一种集券、币于一身的特殊的货币。随着银行停止兑换,市面停止流通,外汇券的职能仅剩下收藏一种,目前还有为数不多的外汇券散落在民间和币商手中,投资者、收藏者对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外汇券之所以受到垂青,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汇券具有增值性。现在人民币群众投资意识浓厚,希望能有一种收藏品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外汇券由于国家发行了15年后又限期收回,散落民间的数量不多,特别是品相较佳的全套外汇券更是凤毛麟角,故而成了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目标。

二是外汇券具有欣赏性。外汇券采用的是高质量的水印纸,纸质柔韧适度,画面设计疏朗明快,图案全部是祖国的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有长城、天坛,还有闻名世界的黄果树大瀑布,风光秀丽的西湖三潭印月,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举出闻名的长江三峡,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特别是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的“中国银行”的行名题字,更使票面熠熠生辉。

三是外汇具有史料性。外汇券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在当时物资供应、外汇管理一时跟不上迅速发展形势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在替代、肃清外币在我国市场上的非法流通方面,起到了维护我国货币主权尊严的作用,并且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堵塞了非法套购非贸易外汇渠道,防止了外供单位的商品被抢购、进口商品外汇供应无保证,因此,外汇券本身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名称 当前最高成交价(元/张) 当前最低成交价 (元/张)

外汇券1979年壹角瀑布(水利发电) 7 3

外汇券1979年壹角瀑布(火炬水印) 130 70

外汇券1979年伍角北京-天坛 10 7.8

外汇券1979年壹圆西湖-三潭印月 15 12

外汇券1979年伍圆黄山 70 60

外汇券1979年拾圆长江-巫峡 150 115

外汇券1979年伍拾圆桂林-象鼻山 2800 2350

外汇券1988年伍拾圆桂林山水 900 750

外汇券1979年壹百圆万里长城 1800 1300

外汇券1988年壹百圆万里长城 850 700

关于八十年代外汇券兑换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下方的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