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亚洲经济危机发生的始末

亚洲经济危机发生的始末

发布时间:2023-06-13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暴跌,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转移目标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随后,香港恒生指数大跌,但在香港特区政府的努力下,恒生指数止跌上扬。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暴跌,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加上俄罗斯卢布贬值,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